楚風嘯烈,興天下縱橫之人物
湘水連衡,濟經世擎天之大才
展覽主線
青年毛澤東紀念館—毛澤東在長沙求學期間,他完成人生的兩個轉變:一是由學生到教師再到職業革命家;二是由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到初步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知識份子再到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橘洲沿革展一以印象人畫,以精神人詩,從橘洲的形成、發展到消沉再到現在的繁華,成為湖南建設兩型社會的新亮點!
展覽大廳
作為整個展館的第一形象,首先用一種開敞明亮、大氣磅礴的空間形式吸引觀眾,進人大廳,首先映人眼簾的是巨幅環幕影片一《沁園春長沙》,我們首創將主席這首描寫自己青年時期在長沙生活的傳世之作拍成影片,以強大的沖擊力,視覺化解讀“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的意氣風發。以寫意化的“湘水環繞”造型天花,配以中心明亮的長沙光纖地圖,很好的將原有雕像融人到了環境中,再次強調了毛主席與長沙這座古城的聯系。
歷史長卷
我們在整個展廳頂上里特意設置了一條LED長卷,將湘江及其沿江的風光投影其上,營造一個湘水環繞的整體空間氛圍,即點出了展館的地域特色,又很好的強調了“湘水連衡,濟經世擎天之大才”的寓意!
360度全息故居
韶山毛澤東故居的360度全息投影,墻面上輔以故居的真實墻面造型,從多維角度,來展示毛澤東《立志出鄉關》的少年時期。
剪辮子雕塑
一組剪辮子的雕塑,真實再現了少年毛澤東的進步追求。
多媒體大型場景
作為展覽的高潮,我們在展廳中央位置設計了一個多媒體大型場景,表現毛澤東當年在長沙南門口鬧中求靜讀書的場景,背景是大幅的環幕投影,配以微縮街道復原,再現當年南門口熱鬧嘈雜的現場環境,整個設計使觀眾如置身其中,同時切實感受自己是否也能如毛澤東當年般鬧中取靜!
大型場景復原一一《嚶鳴覓同道》
大型場景復原一一《嚶鳴覓同道》,以岳麓山滿山紅葉和橘子洲為大背景,與毛澤東及友人的立體雕塑相結合,表現群志同道合的青年人暢游橘洲、暢談理想的場景,還原詞中“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道”的意境。
幻影成像場景《護校斗爭》
幻影成像場景《護校斗爭》則更真實的再現了青年毛澤東敢于同惡勢力斗爭的勇敢、沖動,同時也是他成長中樹立起的大無畏精神。
物理沙盤
我們以實物、模型地圖、電子翻書等形式,講述毛澤東讀書時關心時事/愛國仇日的民族情感.
《革新教育的青年教師》
從一師畢業后,毛澤東開始了作為教師的職業生涯,我們以圖片及實物的形式再現歷史,同時也著重表現了毛澤東在一師附小與楊開慧結婚的史料,表現毛澤東作為丈夫與楊開慧之間心心相印、互相鐘情的個人情感,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毛澤東。
積極進取的革命青年
在這個部分,我們設置了《聲勢浩大的驅張運動》微縮半景畫,表現作為一個已經初步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知識分子,初次領導政治運動的勇敢、智慧與決心。

全面展示了《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傳播、立法及其深遠影響,通過實物陳列、場景再現、多媒體互動,生動演繹了《義勇軍進行曲》從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歷程。館內珍藏首版《義勇軍進行曲》黑膠唱片,是國歌展示館的“鎮館之寶”,首版唱片當年發行量極少,館內現存的這張首版唱片,保存完好,放到唱機上仍能正常播放,激昂的旋律跨越時空,催人奮進,歷久彌新。國歌紀念廣場占地2.7萬平方米,以唱片的造型設計成大型的開放式圓形廣場,寓意著《義勇軍進行曲》從上海唱響全中國。廣場中還設置了一座主題雕塑:一面經過戰爭和歷史洗禮的五星紅旗及一把軍號。在這里,一部電影、一首歌曲、一座雕塑,都能還原歲月的底片,喚起一段紅色記憶,在人們的情感與國歌有關的故事之間搭起一座橋梁。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探索征程中,航天博物館宛如一座閃耀的燈塔,靜靜佇立,凝聚著人類對宇宙的無限向往與不懈追求,它不僅是航天文物與知識的寶庫,更是一部生動的史書,講述著人類逐夢星辰的壯麗篇章。作為專業的展廳設計及施工一體化公司,我們有幸參與到航天博物館的打造中,用專業與匠心,助力其成為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空殿堂。

坐落于錢塘江大橋東南側,北鄰聞濤路,有較好的望江及觀橋視角。它是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原作設計工作室承擔的杭州市濱江區12公里濱水公共空間改造提升項目中的一部分。錢塘江大橋,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車,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跨錢塘江雙層桁架梁橋,由中國橋梁專家、現代橋梁事業的奠基人茅以升先生主持全部結構設計,作為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是中國鐵路橋梁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內,一座占地400平方米的博物館以“四方館”為名,突破了傳統博物館的物理邊界,將全球旅客的候機時間轉化為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朝圣。作為全球首家機場在地文物博物館,它選址于承載“涇渭分明”地理奇觀與周秦漢唐文明層積的洪瀆原,以“文物+場景+科技”的立體敘事,重構了機場作為“現代絲綢之路驛站”的文化屬性。

一進展廳,便能看到極越的明星車型——極越07 01。它的外觀設計時尚大氣,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整個展廳環境優雅舒適,讓人流連忘返。如果你對汽車感興趣,這里絕對是一個值得一來的好地方!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前沿科技如同破曉的曙光,照亮了人類前行的道路。人工智能(AI),這一昔日科幻小說中的概念,如今已悄然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以其深厚的科技底蘊和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成為了中國乃至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沿陣地。上海·人工智能展廳,正是這一時代浪潮中的璀璨明珠,它不僅記錄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更展望了未來的無限可能。

原建筑序廳空間為6900mm寬、10000mm進深, 擁有良好的縱深感,為此,我們設計孫中山鄧世昌、張弼士以圓雕的形象迎面走來,背后跟隨諸位膠東革命志士、政軍人物、文藝名人、實業楷模奮勇向前,追求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觀眾可穿行其中,感受與這些名人同行的信念,兩側藝術肌理墻以開放的形態寓意開拓、拼搏精神的延續與傳播。

設計方案以《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方案設計結合陳列大綱內容,運用多種陳展手段,充分展示大量的館藏珍貴文物和圖片資料,避免圖板加展品的單一陳展形式。

整體展廳通過空間氛圍營造,以場景復原接景畫的形式,配合動態影像,全景生動流域美麗的自然風光,物產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