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傳來消息,上海會展產業正釋放強勁增長勢頭,國際化水平不斷躍升。最新統計顯示,上海已有41項展覽項目成功獲得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的權威認證,這一數量在全球主要會展城市中獨占鰲頭,充分彰顯了上海在全球會展格局中的核心樞紐地位。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上海共舉辦各類展覽活動252場次,總展覽面積達696.35萬平方米。尤為亮眼的是國際性展覽的突出表現:94場國際展貢獻了589.86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占總面積的84.71%。這一比例不僅超越去年全年的81.62%,更凸顯了上海匯聚全球資源的能力正日益增強。
在2025國際會展業CEO上海大會上,UFI首席執行官柯世祺援引新近發布的《世界展館地圖》指出,中國展館的室內可用展覽總面積已占據全球總量的31.2%,在亞太區域的占比更是高達81.2%。數據表明,亞太地區整體展館容量現已超越歐洲,躍居全球會展業的新高地。
上海在硬件設施方面優勢顯著。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與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雙雙入選中國十大展館,使得上海成為唯一擁有兩大頂級展館的城市。回顧2024年,上海成功舉辦展會896場,總面積達1922萬平方米,其中十萬平方米以上的超大型展會數量屢創新高。
展望未來:構建智慧會展新生態
面向未來發展,上海正致力于打造集“秀場”(展示平臺)、“賽場”(競技平臺)、“磁場”(資源引力場)于一體的智慧會展生態系統。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顧春霆表示,將持續深化會展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通過展會效應有效驅動城市消費升級與產業轉型。國際展覽業協會主席Hugh Jones也明確表示,將積極推動更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展會在上海舉辦,共同塑造“首發上海”這一國際會展新標桿。

很多人對展覽展示設計不是很了解,展示本身就是一個很形象的東西,以視覺為主,延展到聽覺、觸覺、嗅覺等,以全方位的視角來調動人的各方感官。那么展覽展示設計有哪些分類?

展臺內部的功能劃分清晰,設有接待區、展示區、休息區和VIP洽談區,接待區位于展廳的前部,負責迎接來訪的客戶和參觀者;展示區則用于展示產品和技術;休息區提供了舒適的環境,供參觀者放松和交流;VIP洽談區則為商務洽談提供私密空間,這種明確的功能劃分,不僅優化了空間的使用效率,也提升了參觀者的整體體驗。

“展示策劃書”是基于對參展商、展品、展覽地點、展覽時間、目標群體等信息的具體了解和深入研究,可以作為展覽實施的依據或有效運作以實現目標的指導性計劃。 展示策劃書應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展會是一種宣傳性很強的社會活動,對促進社會發展、拓展旅游、弘揚文化等方面有廣泛的影響。展會設計和與此相關的藝術設計已經深入到了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并且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展會設計是對空間規劃設計的一種形式,展會設計的主體不同、展示面積不同,展區的設計就會不同。根據展會的需求,設計出符合主體的設計,使展會設計充分發揮自身功能,同時做到設計、布展的整體統一,所以展會設計中空間造型的整體性就十分重要。

企業通過低成本參展高成本獲得客戶信息的一種方式,但是參展設計制作費用少則幾萬,大則幾十萬都有,先不說效果,很多小企業由于本身實力不足,尤其是今年新冠狀病毒疫情,大部分參展企業都希望節省開支,簡裝效果就達到參展效果,那么如何滿足各具特色的參展企業的設計搭建需求,以下分5點可供參考,在設計上出色,搭建上面配合,來達到一個性價比最高的展臺效果。

當您收到一份展會搭建的報價單,或是與搭建團隊洽談合作時,腦海中或許會閃過一個疑問:“這份合同,到底屬于建設工程合同,還是普通的承攬合同?” 這個問題看似專業,實則關乎合作風險、法律責任,甚至項目成敗。今天,我們就從真實場景出發,用最直白的語言,為您揭開展會搭建合同的法律屬性。

在展會中,展臺的設計不僅是品牌形象的體現,更是吸引觀眾、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多個維度,突出其專業性與創新性。

展臺搭建的時間取決于多個因素,例如展會規模、展會時間、展臺設計難度和展覽工廠的生產能力等。一般來說,中小型展會的搭建時間為 2-3 天,而大型展會的搭建時間可能更長。此外,如果展臺設計復雜度高,則需要更多時間來制作和安裝展品和裝飾物。

現在的專業展會越來越多,作為工廠也需要跨出門去宣傳自己的產品,尋找客戶。但在眾多的同行中間,面對已對所展產品已了如指掌的買家,怎樣才能在短時間內給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使在展會后能與你繼續作溝通?而不是面對你的傳真或郵件不知道你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