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品總數約11萬件,分十五大類:書畫、金屬、陶瓷、工藝、證章、文獻、印刷、紡織品、石刻、錢幣、照片、剪紙、郵票、唱片和其他雜項等。其中1841年江南提督陳化成督造的振遠將軍銅炮、1880年吳猷豫園宴樂圖軸、1895年英商道白生公司制清花機、清末點石齋畫報原稿、1911年民國總統候選人提名及當選人斗方、1923年上海匯豐銀行銅獅、民國百子大禮轎、民國柳亞子主編《上海通志稿》稿本、老上海地圖、《徵信錄》等都是館藏重要文物。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長期堅持開展對上海地方文物歷史、民情風俗、人文環境、城市變遷、博物館學等方面的學術考察與研究,編輯出版了大量書籍。自2002年起,編輯出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刊》。2007年,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成為中國博物館學會城市博物館委員會主任委員會單位。作為國際博協城市博物館專業委員會(ICOM-CAMOC)的主要成員,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城市博物館的合作,為推動城市博物館的發展作貢獻。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新建項目作為“十二五時期重大文化項目”已被列入上海市“十二五”規劃。新的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充分反映上海歷史發展軌跡的地方志博物館,定位于全面展示上海古代史與近代史文物,一座為公共開放服務的嶄新博物館已經亮相城區。
這周,就讓我們一起來逛逛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精彩數字展覽吧!
1、韻致箐華——中國女性民族服飾展
展覽簡介:此次展覽按地域分布分為“莽原之華”“塞上之方”“南國之韻”“華漢之彰”4個單元,共展出服飾及配飾170余件,從服飾形制、生活背景和文化符號三個層面呈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繽紛璀璨的服飾文化畫卷,展現中國各民族女性獨具魅力的風采。
2、三月花 一世念——清代江南女性的生活與藝術展
展覽簡介:本次展覽將展出女性題材和女性作者的書法繪畫作品、首飾、服飾、紅妝以及用于閨閣陳設的清供等百余件(組)文物,展現清代江南女性的藝術形象、服飾潮流、日常生活、休閑娛樂,聚焦她們在市鎮興起、市場開放的環境中,從閨閣走入社會的勇氣與突破。
3、福祿壽喜 美好生活——中華吉祥文化特展
展覽簡介:《福祿壽喜 美好生活——中國吉祥文化特展》選取自然、歷史、藝術等門類的展品近300件,包括瓷器、玉器、金銀器、書畫、織物、剪紙、動物標本、科學繪畫、礦物寶石、建筑構件、生活用品、工業產品等,以此展示吉祥文化數千年傳承發展演變,及其對百姓生活與中華文化的多層次影響。
4、梅綻東方——梅蘭芳在上海
展覽簡介:展覽內容分為“承傳·京韻華章”“驚艷·鶴鳴海上”“啟航·梅香萬里”“留白·寒梅傲雪”“新生·再攀高峰”五大板部分,通過文物、道具、場景還原、多媒體交互等多元形式為觀眾講述梅蘭芳傳奇一生。
5、江海擷珍——長江口二號古船科學考古進行時
展覽簡介:展覽展出137件/組展品,包括古船的船體構件、出水瓷器、技術與裝備模型等,其中95件/組出水自“長江口二號”古船,船體構件及一系列古船出水瓷器均為首次與公眾見面。這些文物展品如同散落的拼圖碎片,演繹出上海開埠初期多元的社會生活圖景,讓觀眾由實物窺見歷史、由歷史體悟文化,展現出海洋文明、城市歷史、科技考古的生動面貌。
6、經世濟民——上海大都市固近代愛國實業家展
展覽簡介:展覽以上海大都市圈為地理范疇,以近代民族實業為切入口,展現近代上海大都市圈范圍內的民族實業發展歷程,以及實業家們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梓,衷心愛國的精神事跡;同時,通過近代不同城市間的實業發展,深刻反映上海大都市圈內九座城市在經濟、社會、人際往來等方面的密切聯系,以及長三角地區在產業發展、文化脈絡、社會情感等方面的深厚歷史積淀。
7、光榮之城——上海市革命場館聯盟紅色文物史料展
展覽簡介:展覽聚焦中共中央在上海十二年的革命活動歷史,精心劃分為“偉大開端 嶄新局面”“力量之源 波瀾壯闊”“曲折發展 艱難探索”三個單元,引領觀眾重溫那段波瀾壯闊、充滿榮光的革命歲月。
深圳信可威展廳設計公司專業從事上市企業展廳設計、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臺設計搭建的展廳設計公司,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倉儲、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開發商場、專賣店規劃、設計、制作、會議活動策劃和現場布置、平面廣告創意策劃等多項服務。

一進展廳,便能看到極越的明星車型——極越07 01。它的外觀設計時尚大氣,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整個展廳環境優雅舒適,讓人流連忘返。如果你對汽車感興趣,這里絕對是一個值得一來的好地方!

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宏大版圖中,校史館宛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承載著學校發展的深厚底蘊,銘刻著師生們的共同記憶,傳承著獨特的校園精神。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科技浪潮洶涌澎湃,人們對文化體驗的追求日益提升,信可威認為,校史館展廳的未來,應該完成從傳統到創新的跨越,邁向無限可能的新未來。

阿特蘭斯作為家居照明行業的領航者,攜手加減智庫設計事務所,在廣州2022全屋定制家居展上共同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展廳設計。鑒于展位位于展會垂直交通的核心節點,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既帶來了巨大的人流優勢,也對設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最大化利用這一優勢,設計團隊突破傳統,創造性地以品牌故事為引導,以事件策劃為主線,重塑了展會展廳的設計邏輯。

寧波彌勒博物館整體工程耗資9億,在打造的數字禪境中,彌勒佛的微笑被流動的數據與光影重新勾勒。然而,比這尖端科技更引人注目的,是佛前那群雙手合十、神情專注的年輕人。他們不曾誦讀艱深的經文,卻在心中默念著關于考研、升職、加薪,脫單的愿望。

在當今城市發展的脈絡中,社區服務中心(或稱鄰里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已悄然成為居民生活的核心錨點。它超越了傳統行政場所的范疇,日益演變為集政務服務、鄰里交往、文化展示、精神培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樞紐。是政策落地、服務延伸的窗口,更是凝聚社區情感、展現時代風貌、傳遞文明理念的生動載體。

南充,這座鑲嵌在四川盆地東北部的璀璨明珠,自古以來便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嘉陵江如一條碧綠的綢帶,輕輕環繞著這座城市,為其帶來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如今,讓我們一同走進南充市博物館的“嘉陵長歌——南充歷史文化陳列”,去探尋這座千年古城的歷史印記,感受嘉陵江畔的文明魅力。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浪潮下,自然保護景區展廳已超越傳統展陳空間的邊界,成為生態保護理念傳播的核心載體與公眾沉浸式體驗自然之美的重要場所。本設計以前瞻性視角出發,深度挖掘自然保護景區的生態價值、文化內涵與科研成果,旨在構建一座集科普教育、生態展示、互動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展廳。通過創新的展陳手法、先進的數字技術與沉浸式場景營造,將自然保護的使命、自然生態系統的精妙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愿景,以生動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現給每一位參觀者,喚醒公眾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與保護意識,推動自然保護理念在更廣泛群體中的傳播與踐行。

在寶雞這座充滿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的城市中,有一個地方,它如同一扇穿越時空的大門,引領著每一位踏入者走進秦腔藝術的奇妙世界——這就是寶雞秦腔博物館。這座建筑面積約為5600平方米的博物館,不僅是陜西省地市級政府投資建設的唯一地方戲曲類專題性、專業化博物館,更是一座集“館、展、演、體驗、互動”于一體的文化寶庫。一、建筑之美:匠心獨運,文化韻味寶雞秦腔博物館的建設,不僅彰顯了政府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更體現了匠心獨韻的設計理念。它巧妙地將秦腔藝術的精髓融入建筑之中,從外觀到內飾,都充滿了濃厚的秦腔文化藝術氛圍。讓人在走進博物館之前,就已感受到那份獨特的文化氣息。

原建筑序廳空間為6900mm寬、10000mm進深, 擁有良好的縱深感,為此,我們設計孫中山鄧世昌、張弼士以圓雕的形象迎面走來,背后跟隨諸位膠東革命志士、政軍人物、文藝名人、實業楷模奮勇向前,追求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觀眾可穿行其中,感受與這些名人同行的信念,兩側藝術肌理墻以開放的形態寓意開拓、拼搏精神的延續與傳播。
